顧歡(420一483),字景怡,一字玄平,吳郁鹽官(含浙江海寧) 人。他是南朝宋、齊時代著名的道教思想家,又是天臺山文化教育的啟蒙者。
顧歡自幼好學,因家貧進不了學館,就躲在學館壁后偷聽教師 講課,過耳不忘。秋收時,父親叫他到田里趕麻雀,他卻蹲在田頭專 心致志地寫作《黃雀賦》。父親正想責備他,但看到那篇賦理暢辭,不禁轉(zhuǎn)怒為喜。
父親死后,顧歡挑起家庭生活重擔,白天下地干活,夜晚“燃松節(jié)讀書”。曾經(jīng)跟經(jīng)學大師邵玄之學五經(jīng),跟雷次宗學玄學,學識日趨淵博。
劉宋孝武帝即位初年,顧歡來到天臺山楷溪隱居。他開館講授儒家經(jīng)傳,諄諄善誘,周圍的貧富子弟都來就讀,多時近一百人。20多年中,培養(yǎng)了大批人才,對天臺山的文化教育事業(yè),作出了開創(chuàng)性的貢獻。
蕭道成輔政時,慕名征選顧歡做揚州主簿??墒侵钡绞挼莱僧旪R高帝,他才前往京城,自稱“山谷野臣”,獻上刪著的老子《道德 經(jīng)疏義》相《治綱》,建議以道德治國,減輕人民負擔,達到"無為而治",為高帝所采納。顧歡不愿在朝供職,懇請回山。高帝賜()尾、 素琴送行。永明元年(483),朝廷又征召他出任太學博士,顧歡志在治學與育人,仍堅辭未往。
顧歡晚年篤信仙道,《南齊書》本傳稱他“事黃老道,解陰陽書, 為術(shù)數(shù)多效驗”。早在宋泰始三年(46·7),他就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《夷夏論》,以“老子化胡說”(意為佛祖是中國老子教化的)為立論基礎(chǔ),調(diào)和佛道,又褒道教為“圣教”,貶佛教為“戎法”,強調(diào)不應 “舍華效夷”。此論一出,立即遭到袁粲、僧紹等人的反駁,從而引發(fā)了一場波及朝野上下的大辯論,史稱"夷夏之爭"。這是中國思想史 上的一件大事,對于促進佛教中國化、道教教義的改革和儒道釋三教鼎立地位的確立,都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顧歡深研周易、詩經(jīng)、尚書,有文集30卷傳世,又是道教《上清經(jīng)》和《真誥》的主要撰稿人。
顧歡死于剡山,還葬天臺今歡吞上大吳村邊,后人將他生前隱 居地方一一冠以“歡”字,東峁山改名“歡山”,東峁岙改名“歡岙”, 酋溪改名“歡溪”,書館所在地的嶺則稱“顧儒嶺”,以示對這位隱居 不仕、開啟民智的高士的永恒紀念。